近年来,市中区教育系统秉持服务一线、求真务实的培训理念,多措并举,扎实开展各级各类师培干训,着力打造一支“有理想信念、有道德情操、有扎实知识、有仁爱之心”的“四有教师”。
强本固基,夯实业务培训。发挥国培县优势,贯彻落实国、省、市、区四级结合的师资培训计划;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,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,积极开展学科新教材培训、学科教研活动;开展学科优质课竞赛暨培训活动,通过进校入班听课、评课等形式,把握课堂细节,与受培老师一对一交流,促进教师专业成长。2018年,开展学科新教材培训567人次、学科各教研活动8277人次、学科优质课竞赛暨培训227人次。
不忘初心,注重师德培训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,大力开展师德师风培训,特别加强对新教师的师德教育。组织541名新招教师进行师德专项培训,促进全区教师内化于心,外化于行,形成教师育人、为人师表的良好师德师风;参加全省纪委监委干部集中培训,加强教育系统纪检监察队伍建设。
均衡发展,强化乡村教师培训。定期送培到校、送教下乡,多次开展教研员走基层、“名师工作室”名师下基层活动,对乡村中小学(含幼儿园)教师进行在职培训。开展全员信息能力提升工程,2018年完成中小幼儿教师全员培训1441人次,重点保障乡村教师信息能力提升培训,全面促进乡村教师素质提升。
与时俱进,改革培训模式训。坚持“请进来”“走出去”相结合,聘请知名专家到区内举办讲座,并于今年首次委托内江师范学院进行校(园)干部培训;选派300余名教师参加区外培训。创新培训内容和培训机制,以学校为单位成立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,多次组织区内“自培”,细化科创培训选题,在全区学校开展科普讲座20余次,培塑我区机器人科创特色。
因材施教,构筑梯次培训。按需施培,根据各阶段各层次教师实际情况,针对性实施幼儿园教师培训、职初教师培训、教研员“科培研一体化”培训等培训项目,力求培训的实效性。构建“教坛新秀—骨干教师—学科带头人—特级教师”梯层培养体系,实行“青蓝工程”“教坛新秀”特色培训项目,打造10个“一室一品”名师工作室。2018年,培养“教坛新秀”39 人。
2018年,市中区干部教师参培共计9445人次,在市级赛课中获多项一等奖、二等奖,有效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师德师风建设,为“学有所教”民生工程提供有力保障。